光影织梦人:银幕“使者” 赵小平
2024-07-09 17:00:16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王紫茜 |          浏览量:1222

古丈融媒7月9日讯(记者 邬腾异 通讯员 张敏 吕绛兰)老赵,你又来放电影了。今天就换换口味,看神话片嘛。”“好,那就看《封神榜》。”夜幕降临,岩头寨镇沾潭村大坪场开始热闹了起来,60岁的放映员赵小平熟练地从皮卡车上搬出放映机、打开音响、挂上幕布……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他招呼着村民入场。

赵小平是古丈县岩头寨镇文化站的一名工作人员,21岁正式参加工作,在高中经历过半年公社化时期,后被分配在县文化局上班,一年后主动申请下乡文化站工作。工作期间,多次参加送戏下乡、学习培训等活动,并与同事们先后整理挖掘了古丈县的赶秋、舍巴节、跳香节等传统节日。

2009年,赵小平成为镇里的电影放映员,这一干,就是15年。自接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以来,赵小平便成为岩头寨这片267.13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光影使者,在二十个零散分布的村寨间奔走,巡回放映电影

他是电影放映员是农村“行走的文化驿站”

一张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台电影,乡亲们与星空作伴,与电影相陪。

“傍晚七点多,村子里就比较安静了,放两场电影,大家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多少给村子增添些活力。赵小平说。每年的5-10月份是放映的黄金期,冬天冷些,乡亲们也不愿意出来看,每次十点左右结束放映,整理完器材回到家,十二点左右赵小平才能休息。

“过去放映场地、运输条件都不好,使用的也是笨重的老式胶片放映机,那会村寨间的路还是泥土路,每逢雨季,都是泥泞和颠簸,要放一场电影相当不容易。”回忆起以前的情景,赵小平颇有感慨。如今,一台轻巧的投影仪和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播放器便可让他轻松在村寨间穿梭,装上电影幕布,按下播放按钮,电影放映也变得简单高效。

十多年的放映工作,赵小平的名字,早已与光影交织,与岁月同辉这一段时光,既是他的心路历程,也是乡亲们的记忆烙印从孩童时的“赵叔叔”再到如今的“赵爷爷”,他见证了无数村民的成长与变迁,而他对电影的热爱,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深厚。

他是政策解说员,为政策落实最后一“添砖加瓦”

在电影放映间隙,他常和乡亲们打成一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新农合收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新政策及如何防范养老诈骗等知识。

“我马上满60岁了,怎么办理领取待遇手续呢?以前忘记交的年份现在可以补缴吗?”“以前都是按照最低100元的缴费档次交的,刚听讲解多缴多得,现在条件好了,我可以多缴点吗?”针对乡亲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他逐一详细解答

“乡镇工作繁杂,千头万绪,我并非各块工作的专干,对于政策的变动,我只能掌握个大概,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会直接联系同事咨询这样总比老百姓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强多了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赵小平笑着说道。

他是人民务员,解难题,惠民生

“老赵,你帮我们看看,为什么这个月的养老金还没到账啊?”“老人家,您看着我的手机,眨眨眼、张张嘴……可以啦,您的养老资格认证办理好了。”在一次放映中,有老人反应关于养老金等政策兑现的疑问了解情况他便按注册、登录、拍照、认证等流程,为他们代办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服务

“现在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了,只剩些老人在家,年纪大了,不清楚养老金是否到账,我去他家查惠农本子,才发现其实已经到账了,得跟他们解释清楚。”赵小平说。

平时,哪家不方便去赶集,又需要买东西都会赵小平打电话,请他帮忙代买放了这么多年电影,现在全镇不说全部,大部分人我都还是认识的。”赵小平笑着说道。

今年4月,赵小平正式光荣退休,但是退休亦不褪色,他的电影放映员身份,从兼职变成了全职。谈及今后打算时,他说:“只要他们还愿意看,我就不停,放映机也不会停。”每年的放映场次任务为250场。迄今为止,他已为20个村寨播放电影达5000余场次,为两万余名群众送去了文化的滋养。

在远离喧嚣的乡野,有些声音,在岁月的长河里悄然沉睡,他们渴望被倾听,也渴望被理解。而赵小平,就像一位温柔的光影织梦人,他静立于在洁白的银幕后,向着街坊乡亲们心灵深处,为他们默默编织,用光影传递温暖用背影陪伴瓦乡村寨,用身影穿梭在平凡的风里雨里,看得肃然,显得五彩斑斓

责编:王紫茜

一审:王紫茜

二审:张雨

三审:陈真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乡镇动态
头条
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